圉(yǔ )
清代陈昌治刻本【说文解字】圉
【卷十】【幸部】【圉】
囹圄,所以拘罪人。从幸从囗。一曰【圉】,垂也。一曰【圉】人,掌馬者。魚舉切
圉 —— 说文解字白话版
【圉】,囹圄,用来拘押罪人的监禁设施。字形采用[幸、囗]会义。一种说法认为,[【圉】]是[垂]的意思。另一种说法认为,【圉】人, 就是打杂掌马的人。
清代段玉裁【說文解字注】
囹【圉】,逗。所㠯拘辠人。?爲罪人。□爲拘之。故其字作【圉】。他書作囹圄者,同音相叚也。圄者,守之也。其義別。說文宋本作囹圄者,非是。月令。仲春命有司省囹圄。孟秋命有司繕囹圄。注曰。囹圄所以禁守繫者。若今別獄矣。蔡邕云。囹,牢也。圄,止也。所以止出入。皆罪人所舍也。崇精問曰。獄,周曰圜土。殷曰羑里。夏曰均臺。囹圄何代之獄。焦氏荅曰。月令秦書,則秦獄名也。漢曰若盧,魏曰司空是也。按蔡說囹圄皆罪人所舍。云皆則不必一地。是以□部曰囹,獄也。不連【圉】言。此言囹【圉】,錯見以明之。从??。會意。魚舉切。五部。今隷作【圉】。一曰【圉】,垂也。義見左傳,爾雅,毛傳。一曰【圉】人,掌馬者。義見左傳,周禮注,禮記注。按小徐本無此十二字。當是古本如此。邊垂者,可守之地。養馬者,守視之事。疑皆圄字引申之義。各書叚【圉】爲之耳。
圉